全國最大人資顧問公司跨越13國調查:22K並非關鍵,「低薪總經理聚落」才是你我薪水不漲的主因。
這是一份正在職場突圍的你,不能不關心的跨國薪資調查:台灣高階主管薪資水準,
在亞太13國中,排名倒數第4,僅贏過菲律賓、越南、印度。它帶來的全面衝擊,比22K更嚴重⋯⋯
摘要參考: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EMagMainPage.aspx?ID=2212&show=2
常常聽到媒體,新聞講到:大學一畢業就22K。
坦白說,讀了四年的大學,還要被別人這樣講,感覺真的很不好受,一直還找不到原因;也以為都是自己不上進的原因。
今天看了商周1414才對整個產業與國際市場又了解了一點。
「低薪總經理聚落」才是你我薪水不漲主因
危機1.輸在「轉折點」,淪落菲律賓化
臺灣有個現象是高階主管也很低薪,也就是文章提到「高階低薪化」,而為什麼高階低薪也會影響我們菜鳥低薪?
因為高階主管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,
當最重要的競爭力持續低薪,
不是讓高階主管被挖角,
就是讓這高階主管留下後需求不被滿足,
薪資不漲,高階主管也不會更努力的工作,
也就會是「人才反淘汰」的狀況。
而台灣的雇主還是貪求錢少、好用就好。
「曇花一現的短暫繁榮後,
是一去部復返的衰退──菲律賓化的台灣,
就算只有五分之一也夠令人擔心了!」政大商學院教授 李瑞華
危機2.人才品質下降,服務業驕傲亮紅燈
北投三二行館前總經理畢嘉瑋感嘆:「不過才離台五年,回來台灣,發現狀況實在出乎我意料外。」
轉戰上海五星級飯店、籌備緬甸仰光精品飯店,
畢嘉瑋繞了一圈今年七月回到台北,
接任一0一大樓Stay法式餐廳總經理的他直言,
因為低薪狀況惡化,餐飲住宿業留不住高階主管,
雖然飯店越開越多,服務品質卻下滑,
連很多大陸朋友來台北住高檔飯店,
都陸續反映:「怎麼感受不到台灣人自豪的優質服務?」
危機3.找不到跨國人才
因為台灣的高階主管大約在40~50歲左右,
已經到了一個年紀,大部分的人在這年紀有家人,
所以若要離開台灣就得顧慮到無法照顧家人
或要帶著全家出走,因為這樣所以打退堂鼓不想離開本島,
而若不找高階主管,其他三分之二有意願的人也不一定都
符合其外派條件。因此外派人才實在短缺。
誰讓台灣步入「薪資失落年代?」
三個變數讓薪資原地踏步!員工、老闆、政府須改變的關鍵思考
人力專家重視,人才流動性足不足夠。(這跟我想的倒相反,但也看到我沒看到的地方。)
人資專家說:
「流動不足是造成高階主管薪資競爭力滑落的關鍵因素之一。」
這反映了人才的自我突破碰到了瓶頸;企業主對於好的人才,
仍停留在「製造業思維」──好用的、便宜的就好!
留在台灣的人才根本找不到更大的舞台,
因為台灣的產業政策也沒有突破或升級!
給老闆:育才請拋開製造業腦袋!
只想著如何「省錢」,最終留不住人
給員工:隨時要想多久會被取代!
別想等伯樂上門,先拿出你的態度來
後記:
看我把文章寫下來的一堆,看看時間也真的晚了(不是重點),
只是我看完,會有種辛酸的感覺,原來台灣不是只有大學畢業剛踏入職場的人這麼低薪,
而是連高階都這麼低薪,看到這篇文章前,我其實也在思考一件事,當然老闆有老闆的立場,
但我覺得老闆也是人,其實也會犯錯,我相信老闆跟員工的相處人生一輩子的功課,
但現在是團隊合作的時代,我覺得企業真的要越來越重視團隊,執行長也要學著聆聽。
我覺得台灣很多老闆都在玩著「自己才是對的」的遊戲,就像台灣的教育,
爸爸或媽媽才是對的,老師才是對的的教育,這種教育也實在教不會
我如何真誠的做人,真誠的待人。再說到要真誠的服務人根本就不可能吧?
感覺我好像在潑教育的冷水,其實我也潑了自己一桶冷水,
因為真誠對人這件事好像已經不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,所以我也逃避真誠的對待別人。
但好險,我來到大專生涯發展協會,我擁有團隊台中菁英管理委員會,
我從團隊中,認識更多人;雖然有些伙伴剛畢業,還不穩定,可能還在找工作,
但有些人已經成功找到自己喜愛的工作,我很替我的一些夥伴開心。
奇妙的是,我能因為身邊的人,像在跳跳板一樣,再去找到我的下一份熱愛,與實習還有外面不同的教育課程
(本人喜愛到處上課,個人興趣之一)!
我很感謝有這個資源,透過聽演講不僅找到夢想,還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!很感恩,發自內心感恩~!